初中音乐杵歌教学反思,杵歌课后反思
初中音乐教材有哪些?
1、小提琴独奏《海滨音诗》虽然创作于1962年,但在音乐形象的塑造和音乐情感的表达上依旧充满魅力,是当今初中学生较为适合的欣赏材料。此外,从创作的背景上看,不同作品所表现的大海又暗含着地理位置上的差异,有助于学生将音乐与地理学科之间进行有机地关联、综合。
2、初中音乐教材总目录 初一上册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——澳门(唱)东方之珠 199天地人交响曲 鼓浪屿之波 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 青春舞曲(唱)喀什的春天 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 褐色的鹅 新疆之春 第三单元 欧洲风情 桑塔。
3、教材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,适当增加外国音乐拓展音乐视野;教材同样体现了艺术的综合性、人文性。
4、《大海啊,故乡》是冀教版初中音乐(九年级)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节唱歌课,作品为F大调,速度为稍慢,情绪为深情地,由王立平作词作曲,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。《大海啊,故乡》是一电影《大海在呼唤》的主题歌。歌曲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。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。
杵歌初中音乐教案设计
1、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《劳动的歌》第二课时《杵歌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:在聆听、学唱与欣赏中,能够对我国台湾高山族劳动歌舞民歌感兴趣,喜欢并愿意对台湾民歌进行探究。了解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,认识五种五声调式音阶的名称。能有感情的配合简单的律动演唱我国台湾高山族民歌《杵歌》。
2、《杵歌》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学唱歌曲,高山族民歌,属舞歌类的农事劳动号子,歌曲为D羽调式,2/4拍,小快板速度,单乐段结构,歌曲情绪欢快、活泼,带有舞蹈性。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、体验、演唱、舞蹈、参与音乐实践,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,并背唱歌词。
3、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学会唱《当兵的人》这首歌,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,运用饱满有力、连贯抒情的声音,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。 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,热爱当兵的人。
求人教版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本目录,谢谢。
1、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目录如下: 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人教版初中音乐课本目录如下: 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以上目录仅供参考,具体内容请以实际教材为准。如有需要,请自行查找相关资源。
2、近代音乐 使用西方的乐器和音乐手段,但通俗音乐仍然是以中国的方式,即旋律为主,五声音阶为主,才能受到最多人的喜爱。
3、初中音乐教材总目录 初一上册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——澳门(唱) 东方之珠 199天地人交响曲 鼓浪屿之波 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 青春舞曲(唱) 喀什的春天 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 褐色的鹅 新疆之春 第三单元 欧洲风情 桑塔。
4、由黄沾作词,王福龄作曲,收录在张明敏1982年发行的同名专辑《我的中国心》以及2005年发行的专辑《明敏龙情》中。
杵歌的杵是什么意思
1、杵的读音为:[chǔ]。意思为: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。基础释义: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~臼。砧~。用杵捣:~药。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~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~。
2、杵 拼 音 chǔ 部 首 木 笔 画 8 五 行 木 五 笔 STFH [杵]基本解释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:~臼。砧~。~臼交(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)。用长形的东西戳 :~了他一拳。[杵]详细解释 〈名〉(形声。从木午声。本义:舂米的棒槌)同本义 杵舂杵也。
3、杵的意思如下:舂米、捣药、捣衣或捣实砂土时用的圆木棒,由上细下粗的坚木做成。兵器名,因形如杵而得名。捅、突刺。呆立不动。读音:chǔ 词性: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名词,也可以作动词。
4、chǔ tóu]即杵。舂捣用的棒槌。月杵[yuè chǔ]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。 亦借指月亮。砧杵[zhēn chǔ]亦作“碪杵”。捣衣石和棒槌。亦指捣衣。臼杵[jiù chǔ]臼与杵。 舂粮食或他物的容器和捣棒。柘杵[zhè chǔ]用柘木制的杵。杵棒[chǔ bàng]棍棒。杵歌[chǔ gē]夯歌;打夯号子。
5、【解释】: 杵:舂米或捣衣的棒。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【用法】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出处 宋·祝穆《方舆胜览·眉州·磨针溪》: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,学业未成,即弃去,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
6、杵的拼音 杵的解释 杵是什么意思 杵字的拼音是chǔ ; 杵字的解释:(1)(名)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;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。(2)(动)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。